企業(yè)赴德參展:拒絕侵權勇于維權
2009-02-11 來源:
目前,中國每年赴德國科隆參展的企業(yè)數目近3000家,被德國或*競爭對手以侵犯知識產權為由而訴諸*的案例屢見不鮮。同時,中國公司自己的知識產權在歐洲受到侵犯的事件也時有發(fā)生。為使中國企業(yè)在德國參展過程中能夠盡量避免卷入知識產權糾紛,以及在遇到糾紛時能夠正確應對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,在第三屆中國*會展文化節(jié)上,德國科隆朱氏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朱美婷律師,向中國組展商和參展企業(yè)介紹了德國的相關法律法規(guī)及應對措施。
對臨時禁令的應對措施
朱美婷介紹,臨時禁令(指*為了及時制止正在實施或即將實施的侵害權利人權利的行為,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發(fā)布的一種禁止或限制行為人某種行為的強制命令)的產生,是出于實踐的需求。特別是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財產,往往需要通過及時的打擊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保護。在德國,知識產權專業(yè)界流行一句話:“一個產權的價值恰恰體現(xiàn)在維護它所付出的代價上”。她講,科隆中級*一個知識產權審判庭每年的案子上千例,其中臨時禁令占60%到65%,這一方面說明德國權利所有人對維權非常重視,同時也證實了臨時禁令對維權的重要性。在知識產權領域,臨時禁令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法律救濟手段。
朱美婷指出,對訴前臨時禁令可以采取以下應對措施:法律規(guī)定申請人必須事先向侵權者提出警告,要求停止侵權,給侵權者一個機會,以便和平解決糾紛。如果申請人沒有警告就申請臨時禁令,那么被申請人在接受臨時禁令的前提下,可以通過律師向*就臨時禁令的費用提出異議,以此免去承擔臨時禁令的費用。
當然,如果被申請人不同意臨時禁令,可以通過律師向*對臨時禁令本身提出異議。*會開庭審判,聽雙方的申訴,然后下達判決。如果對判決不服,可以上訴。上訴判決是臨時禁令程序的終審判決。
如果被申請人認為在臨時禁令程序中沒有合適的證據,但是覺得在正常的民事訴訟程序中勝訴的把握較大,可以強迫對方提出民事訴訟。如果對方不做,可以通過律師向*要求解除臨時禁令。如果申請人的商標被撤消或者期限到了,被申請人同樣可以通過律師要求*撤銷臨時禁令。
越早應對費用越低
“如果中方企業(yè)侵權事實確定,在收到對方的警告函后,應盡快向德國專業(yè)律師進行咨詢,在短的時間內尋求解決辦法,發(fā)布停止侵權聲明,雙方簽署和解協(xié)議,但對費用提出疑義,這樣會降低損失。收到警告函后而無具體行動解決問題,直到收到*的臨時禁令,也要盡量尋找庭外和解的可能。”朱美婷提醒說,在德國境內,臨時禁令的執(zhí)行不會用中文告知,這對中國企業(yè)外十分不利,向律師咨詢后,可以先向對方發(fā)出接受臨時禁令的收尾函,避免因民事訴訟而產生更多費用,但對具體的賠償金額,可以通過談判解決。如果已經進入民事訴訟的法律程序,也要積極應對,否則下次去德國參展,對方依然會在法庭上等著你。
朱美婷強調,如果侵權事實不確定,即使是收到了不公正的警告函和臨時禁令,也要立即執(zhí)行,之后再與德國的專業(yè)律師商討如何與對方談判解決。遇到這種情況,企業(yè)要沉住氣,通過找律師或主辦方或*人員等途徑尋求幫助,不要向對方塞點小錢私了。
朱美婷預計,在未來一段時間,打擊侵權問題可能成為歐盟和德國的熱點。她認為,如果中國企業(yè)有涉嫌侵權的產品運到德國,無論是參展還是銷售,可能將會面臨更多的檢查和更嚴厲的處罰。她建議,中國企業(yè)要提高知識產權意識,不要侵權,更要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。另外,當中國企業(yè)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,一定要大膽、及時地運用法律武器來維權。
專業(yè)咨詢至關重要
朱美婷提醒,中國企業(yè)在赴德參展或推銷之前,要向法律專業(yè)人士咨詢,了解相關法律并遵守規(guī)定,此外還要做一些市場調查,并對相關產品的知識產權狀況進行查詢,如果開發(fā)了一種新產品,在必要的時候還應該在德國或歐盟進行相關注冊,以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。她建議中國企業(yè)在赴德參展或推銷之前,無論如何要向專業(yè)律師咨詢。朱美婷認為,專業(yè)咨詢之所以至關緊要,是因為從應對警告函的停止侵權聲明,到收到臨時禁令后的收尾函,乃至對民事訴訟的應訴,怎樣做才可以避免承擔更大的賠償責任,如何干凈利落地解決糾紛,其中對法律知識和專業(yè)經驗的要求很高。她講道,有些中國展商認為只要將展位上的侵權展品拿走就平安無事了,到后來收到臨時禁令時覺得百思不得其解,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懂德國法律。
朱美婷后提醒說,在當今經濟*化的大背景下,企業(yè)遵守*市場游戲規(guī)則,提高自身法律意識,變得越來越重要。對于企業(yè)來說,萬不可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,更不可以“工業(yè)發(fā)展必經階段”類似提法來為自己的侵權行為尋找借口。對于中國企業(yè)來說,苦練“內功”、認真踏實地做好知識產權工作是關鍵所在。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凡本網注明"來源:百分零部件網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百分零部件網,轉載請必須注明百分零部件網,。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③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