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系統接線如下圖:
n 1#進線帶兩段母線,1DL、3DL在合位,2DL在分位,稱運行方式1。
n 2#進線帶兩段母線,2DL、3DL在合位,1DL在分位,稱運行方式2。
n 兩路進線帶兩段母線分列運行,1DL、2DL在合位,3DL在分位,稱運行方式3、4。
n 2#進線僅能帶一段母線運行,2DL在合位,1DL、3DL在分位,稱運行方式5。
n 1#進線僅能帶一段母線運行,1DL在合位,2DL、3DL在分位,稱運行方式6。
裝置具有6種自投方式、6種自恢復方式(可投退)、2種重合閘方式(可投退),可以適用不同的供配電需求,見表1。
裝置可設置系統主、備進線選擇。裝置運行前必須根據系統運行要求,選擇相應的主、備進線,來確保裝置的正確動作,保證配電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,見表2。
| 自投 | 自恢復 | 重合閘 |
方式1 | 分1DL,合2DL | 分2DL,合1DL | 1DL重合 |
方式2 | 分2DL,合1DL | 分1DL,合2DL | 2DL重合 |
方式3 | 分1DL,合3DL | 分3DL,合1DL | 無 |
方式4 | 分2DL,合3DL | 分3DL,合2DL | 無 |
方式5 | 分1DL、3DL,合2DL | 分2DL,合1DL、3DL | 1DL重合 |
方式6 | 分2DL、3DL,合1DL | 分1DL,合2DL、3DL | 2DL重合 |
表 1
主進線選擇 | 1#進線 | 2#進線 | 運行方式 | 自投 | 自恢復 | 重合閘 |
1# | 主進線 | 備用進線 | 1、3 | 1 | 1 | 1 |
2# | 備用進線 | 主進線 | 2、4 | 2 | 2 | 2 |
1/2# | 互為備用 | 1、2 | 1、2 | 無 | 1、2 |
1#2# | 分列運行 | 3、4、1、2 | 3、4 | 3、4 | 無 |
1#2b | 主進線 | 備用進線 | 1、5 | 5 | 5 | 1 |
2#1b | 備用進線 | 主進線 | 2、6 | 6 | 6 | 2 |
表 2
注:
1) 進線電壓判據設為退出時,重合閘、自恢復功能自動取消。
2) 主進線選擇為1/ 2#(1#、2#進線互為備用)時,裝置只進行自投方式1、自投方式2動作。
3) 保護裝置設置投入重合閘功能時,本裝置重合閘功能應設置退出,由保護裝置實現重合閘。
4) 裝置上電、按鍵復歸、主進線選擇變更后,系統應處于主進線工作狀態(tài),裝置進行自投動作后,才能進行自恢復動作。
5) 為敘述方便,下文使用以下簡稱:
1#進線線電壓:UX1; 1#進線電流:I1; 2#進線線電壓:UX2; 2#進線電流:I2;
I母線三相電壓:U1M; II母線三相電壓:U2M。
6) 裝置提供3路斷路器手合/手分動作記錄功能,該功能為備用功能。斷路器手合、手分無源點動開入量需并聯接入裝置后排端子B相應端子(1DL:K6;2DL:K7;3DL:K8)。當手合/手分開入量閉合,裝置閉鎖自投等功能,同手動閉鎖;相應斷路器若在手合/手分開入量閉合至斷開后3秒時間內進行合閘/分閘動作,裝置進行相應斷路器手合/手分動作記錄,否則不進行記錄;若手合/手分開入量斷開3秒后,裝置恢復自投等功能。本裝置邏輯框圖中,“手合/手分信號"閉鎖條件雖未標出,但實際存在。
3.1 自投方式1(進線備自投1)、重合閘1、自恢復1 若主進線選擇SW12設為1#、1/2#,系統處于運行方式1,即1DL、3DL在合位,2DL在分位。當1#進線電源出現故障,2#進線作為備用電源自動投入。即裝置分1DL,合2DL,且只允許動作一次,實現自投方式1。若UX1有壓,1DL因保護跳閘或開關偷跳等原因斷開,裝置重合1DL且僅重合一次,實現重合閘1。重合閘功能可投退。
若主進線選擇SW12設為1#,自投方式1動作后,系統工作于運行方式2。若1#進線電壓恢復正常,系統自動恢復到運行方式1。即裝置分2DL,合1DL,且只允許動作一次,實現自恢復1。自恢復功能可投退。
啟動(充電)條件:
n UX2有壓(可投退),U1M、U2M有壓
n 1DL、3DL合位,2DL分位,經延時T1裝置啟動
閉鎖(放電)條件:
n UX2無壓(可投退,重合閘1無此閉鎖條件)
n 2DL合位
手動閉鎖、外部閉鎖、手合/手分信號
自投方式1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1M、U2M無壓,I1無流,UX1無壓(可投退),則延時T2,跳開1DL。在確認1DL跳開,U1M、U2M無壓,UX1無壓(可投退)、UX2有壓(可投退)后,合2DL。
重合閘1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1M、U2M無壓,UX1有壓,1DL分位,并且重合閘投退SW3設為投入時,延時T4重合1DL且僅重合一次。
邏輯框圖:
啟動(充電)條件:
n U1M、U2M有壓
n 2DL、3DL合位,1DL分位,經延時T1裝置啟動
閉鎖(放電)條件:
n 1DL合位
n 手動閉鎖、外部閉鎖、手合/手分信號
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X1有壓,1DL分位并且自恢復投退SW4投入時,延時T3,跳開2DL。在確認2DL跳開,U1M、U2M無壓后,合1DL。
邏輯框圖:
3.2 自投方式2(進線備自投2)、重合閘2、自恢復2 若主進線選擇SW12設為2#或1/2#。系統處于運行方式2,即2DL、3DL在合位,1DL在分位。當2#進線電源出現故障,1#進線作為備用電源自動投入,即裝置分2DL,合1DL,且只允許動作一次,實現自投方式2。若UX2有壓,2DL因保護跳閘或開關偷跳等原因斷開,裝置重合2DL且僅重合一次,實現重合閘2。重合閘功能可投退。
若主進線選擇SW12設為2#。自投方式2動作后,系統工作于運行方式2,若2#進線電壓恢復正常,系統自動恢復到運行方式2。即裝置分1DL,合2DL,且只允許動作一次,實現自恢復2。自恢復功能可投退。
啟動(充電)條件:
n UX1有壓(可投退),U1M、U2M有壓
n 2DL、3DL合位,1DL分位,經延時T1裝置啟動
閉鎖(放電)條件:
n UX1無壓(可投退,重合閘2無此閉鎖條件)
n 1DL合位
n 手動閉鎖、外部閉鎖、手合/手分信號
自投方式2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1M、U2M無壓,I2無流,UX2無壓(可投退),則延時T2,跳開2DL。在確認2DL跳開,U1M、U2M無壓,UX1有壓(可投退)、UX2無壓(可投退)后,合1DL。
重合閘2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1M、U2M無壓,UX2有壓,2DL分位,并且重合閘投退SW3設為投入時,延時T4重合2DL且僅重合一次。
邏輯框圖:
啟動(充電)條件:
n U1M、U2M有壓
n 1DL、3DL合位,2DL分位,經延時T1裝置啟動
閉鎖(放電)條件:
n 2DL合位
n 手動閉鎖、外部閉鎖、手合/手分信號
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X2有壓,2DL分位,并且自恢復投退SW4投入時,延時T3,跳開1DL。在確認1DL跳開,U1M、U2M無壓后,合2DL。
邏輯框圖:
3.3 自投方式3、自投方式4(母聯備自投),自恢復3、自恢復4 若主進線選擇SW12設為1#2#,系統處于運行方式3、4,即1DL、2DL在合位,3DL在分位。當1#進線電源出現故障,母聯開關自動投入,由2#進線帶兩段母線,即裝置分1DL、合3DL,且只允許動作一次,實現自投方式3。當2#進線電源出現故障,母聯開關自動投入,由1#進線帶兩段母線,即裝置分2DL,合3DL,且只允許動作一次,實現自投方式4。
自投方式3動作后,系統工作于運行方式2。若1#進線電壓恢復正常后,裝置將自動恢復到運行方式3、4。即裝置分3DL,合1DL,且只允許動作一次,實現自恢復3。
自投方式4動作后,系統工作于運行方式1。若2#進線電壓恢復正常后,裝置將自動恢復到運行方式3、4。即裝置分3DL,合2DL,且只允許動作一次,實現自恢復4。
自恢復功能可投退。
啟動(充電)條件:
n U1M、U2M有壓
n 1DL、2DL合位,3DL分位,經延時T1裝置啟動。
閉鎖(放電)條件:
n 3DL合位;
n U1M、U2M均無壓
n 手動閉鎖、外部閉鎖、手合/手分信號
自投方式3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1M無壓,U2M有壓,UX1無壓(可投退),I1無流,經T2延時,跳開1DL。在確認1DL跳開,U1M無壓后,合3DL。
自投方式4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1M有壓,U2M無壓,UX2無壓(可投退),I2無流,經T2延時,跳開2DL。在確認2DL跳開,U2M無壓后,合3DL。
邏輯框圖:
啟動(充電)條件:
n U1M、U2M有壓
n 3DL合位,經延時T1裝置啟動。
閉鎖(放電)條件:
n 3DL分位;
n U1M、U2M均無壓
n 手動閉鎖、外部閉鎖、手合/手分信號
自恢復3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X1有壓,1DL分位,并且自恢復投退SW4投入時,延時T3,跳開3DL。在確認3DL跳開,U1M無壓后,合1DL。
自恢復4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X2有壓,2DL分位,并且自恢復投退SW4投入時,延時T3,跳開3DL。在確認3DL跳開,U2M無壓后,合2DL。
邏輯框圖:
3.4 自投方式5(進線備自投3)、重合閘1、自恢復5 若主進線選擇SW12設為1#2b,2#進線只允許帶II母線,系統運行在方式1,即1DL、3DL在合位,2DL在分位。當1#進線電源出現故障,2#進線作為備用電源自動投入。即裝置分1DL、3DL,且只允許動作一次,實現自投方式5。若UX1有壓,1DL因保護動作跳閘或開關偷跳,裝置重合1DL且僅重合一次,實現重合閘1。重合閘功能可投退。
自投方式5動作后,系統工作于運行方式5。若1#進線電壓恢復正常后,裝置將自動恢復到1#進線帶雙段母線運行,實現自恢復5。自恢復功能可投退。
啟動(充電)條件:
n UX2有壓(可投退),U1M、U2M有壓
n 1DL、3DL在合位,2DL在分位,經延時T1裝置啟動
閉鎖(放電)條件:
n UX2無壓(可投退,重合閘1無此閉鎖條件)
n 2DL合位
n 手動閉鎖、外部閉鎖、手合/手分信號
自投方式5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1M、U2M無壓,I1無流,UX1無壓(可投退),則延時T2,跳開1DL、3DL。在確認1DL、3DL跳開,U1M、U2M無壓,UX1無壓(可投退),UX2有壓(可投退)后,合2DL。
重合閘1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1M、U2M無壓,UX1有壓,1DL分位,并且重合閘投退SW3設為投入時,延時T4重合1DL且僅重合一次。
邏輯框圖:
啟動(充電)條件:
n U2M有壓
n 2DL合位,1DL、3DL分位,經延時T1裝置啟動
閉鎖(放電)條件:
n 1DL、3DL合位
n 手動閉鎖、外部閉鎖、手合/手分信號
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X1有壓,1DL分位并且自恢復投退SW4投入時,延時T3,跳開2DL。在確認U1M、U2M無壓,2DL跳開后,合1DL,并延時0.5秒合3DL。
邏輯框圖:
3.5 自投方式6(進線備自投4)、重合閘2、自恢復6 若主進線選擇SW12設為2#1b,1#進線只允許帶I母線,系統運行在方式2,即2DL、3DL在合位,1DL在分位。當2#進線電源出現故障,1#進線作為備用電源自動投入。即裝置分2DL、3DL,且只允許動作一次,實現自投方式5。若UX2有壓,2DL因保護動作跳閘或開關偷跳,裝置重合2DL且僅重合一次,實現重合閘2。重合閘功能可投退。
自投方式6動作后,系統工作于運行方式6。若2#進線電壓恢復正常后,裝置將自動恢復到2#進線帶雙段母線運行,實現自恢復6功能。自恢復功能可投退。
啟動(充電)條件:
n UX1有壓(可投退);U1M、U2M有壓
n 2DL、3DL在合位,1DL在分位,經延時T1裝置啟動
閉鎖(放電)條件:
n UX1無壓(可投退,重合閘1無此閉鎖條件)
n 1DL合位
n 手動閉鎖、外部閉鎖、手合/手分信號
自投方式6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1M、U2M無壓,I2無流,UX2無壓(可投退),則延時T2,跳開2DL、3DL。在確認2DL、3DL跳開,U1M、U2M無壓,UX2無壓(可投退),UX1有壓(可投退)后,則合1DL。
重合閘2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1M、U2M無壓,UX2有壓,2DL分位,并且重合閘投退SW3設為投入時,延時T4重合2DL且僅重合一次。
邏輯框圖:
啟動(充電)條件:
n U1M有壓
n 1DL合位,2DL、3DL分位,經延時T1裝置啟動
閉鎖(放電)條件:
n 2DL、3DL合位
n 手動閉鎖、外部閉鎖、手合/手分信號
動作過程:
裝置啟動(充電)完成后,若檢測到UX2有壓,2DL分位并且自恢復投退SW4投入時,延時T3,跳開1DL,在確認U1M、U2M無壓,1DL跳開后,合2DL,并延時0.5秒合3DL。
邏輯框圖:
5 應用實例


